9月重点防范虫媒传染病

发布时间:2025-09-03 浏览次数:6

暑热尚未消退,蚊虫依然活跃,气温变化明显。省疾控专家提醒,9月需重点防范虫媒传染病,如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乙脑。海鲜季,肠道传染病甲肝也需多加防范。同时迎来开学季,应注意防范学校肺结核的发生,家长学生要树立防病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均由伊蚊叮咬传播,症状相似(发热、皮疹、关节痛等),暑期出境旅游等增多,输入风险上升。专家提醒:“基孔肯雅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在发病数天内恢复,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超过3个月;登革热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热、疲乏、厌食、恶心,‘三痛’即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三红’即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库蚊传播的一种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和后遗症率均较高。”专家强调,乙脑发病隐匿、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感染乙脑病毒后,症状相差悬殊,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注意识别。

针对虫媒传染病,专家提醒,要避免蚊虫叮咬,积极灭蚊,清理蚊虫孳生地。

又到了吃海鲜的时节,关于生食海鲜的视频、笔记火爆,但疾控专家提醒,注意美味背后藏着巨大的危险!“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该病在临床上表现为畏寒发热、倦怠无力、恶心厌油、食欲减退、上腹不适、肝功能异常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专家表示,日常要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卫生,“对一些自身携带病毒的食物,一定要煮熟蒸透再吃,食品要高温加热,一般情况下,80℃加热5分钟或100℃加热1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

开学季到来,肺结核、手足口等疾病也是学生群体的防控焦点。“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教职员工入职体检和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平时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生活有常,饮食有节,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经常开窗通风,注意环境卫生。”专家提醒,手足口病是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疾病,可防可控,“因为病毒主要是通过眼、口、鼻侵入机体,所以保持手卫生非常重要。飞沫可以传播疾病,如果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就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