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了解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以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气象监测网络建设为抓手,立足国家公园生态资源状况和保护监测需求,科学布局并建成16个监测站点,填补了祁连山西段无监测站点的空白,完善了国家公园观测站网布局。
目前建成的16个监测站点,包括5个生态监测综合站,11个基本气象站,站点布局由东至西,监测范围涵盖森林、高寒湿地、高寒草甸等生态系统类型,基本满足了园区常规监测,为积累长序列的生态监测数据、编制生态公报奠定了基础。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国家公园生态监测网络,精心谋划实施大通河等关键流域水生态环境调查监测、草地监测及健康评价、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及祁连山区生态保护建设成效评估等项目,保证各监测站点正常运行,进一步积累监测数据,谋划编制国家公园生态监测公报,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提档升级。
在加强综合监测方面,加大与相关科研单位、行业部门的合作,统一监测标准,专项开展冰川冻土积雪等冰冻圈生态要素监测,谋划开展人工增雪保护冰川示范研究等,不断优化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布局,合理增加监测站点,逐步实现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全要素稳定持续监测。同时,着力在国家公园生态要素监测、质量评估以及生态修复等方面推进科技创新应用与成果转化,深入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及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科学评估生态环境变化情况,推动建立国家公园监测评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