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土地市场强势升温 房企争抢“小而美”地块

发布时间:2025-07-01 浏览次数:3

6月30日,武汉市2025年第12次土地拍卖活动顺利结束,共成交6宗土地,土地面积19.1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36.80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29.06亿元。本次土拍,延续此前供需特征,中心城区地块再次引发企业激烈争抢。■ 汉口地块拍出武汉楼面价第二高当天,经过106轮竞价,绿城以27920元/平方米楼面价夺得汉口新兴街地块,创造武汉住宅成交楼面价历史纪录第二名。这一价格仅次于2020年11月华润拍下的二七滨江地块最高纪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成交的地块位于中心城区,属于低容积率的“小而美”类型。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政认为,这正是武汉市优化土地供给结构、重点加大优质地块出让、“以需定供”策略的体现。数据显示,本次出让的P(2025)049号地块,位于汉口中心城区,其容积率仅为1.30,具有显著的稀缺价值。事实上,从武汉上半年楼市的表现来看,住房需求正逐步释放,企业投资信心也随之提升。此前,青山区临江大道014号和武昌区中山路035号两宗地块的溢价率分别达到了34.29%和30.59%,便是证明。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9月以来,武汉市便因地制宜,通过增加中心城区优质地块供给、合理设置地价、严控增量提高质量等方式盘活土地,尤其积极运作和谋划了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地块。■ 政策持续发力,房企拿地热情升温2024年7月6日,在武汉市政府专门举办的重点片区推介会上,招商蛇口、华润、阿那亚等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看好武汉市场的发展潜力。同年12月26日,武汉市第35次拍卖通过网上拍卖方式共成交各类用地30宗,成交土地总面积244.86公顷,规划建筑总面积395.13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210.94亿元。华润、万科、华侨城、中国五矿、三峡集团等知名龙头企业积极拿地,嘉里置业、安徽伟星、泽吉科技等民营企业也表现踊跃。永业行董事长、湖北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潘世炳认为,在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下,武汉市2025年上半年土地市场呈现出强势回升的积极态势,这是政策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成果。潘世炳认为,“汉九条”等政策持续发力,精准对接刚需和改善型需求,通过降低购房成本,有效释放购房需求,激活市场活力。同时,土地供应坚持“优结构、稳节奏、增频率、提质量”,优化供地条件,合理定价保障企业盈利,双向政策推动下,房企拿地意愿与购房者入市热情同步提升。■ 城市能级提升吸引投资目光分析热拍地块,如江岸区新兴街地块、武昌区傅家坡地块以及此前的青山区临江大道、武昌区中山路地块等,均位于城市核心发展区,周边教育、商业、医疗、休闲等配套成熟,地段优势显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认为,房企看好武汉城市发展是土地市场升温的重要原因。她指出,今年国务院批复了《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意味着武汉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增长极的地位;而中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以及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这“五个中心”,进一步明确了武汉在长江中游的重要功能定位,特别是彰显了武汉在中部地区经济、科教、交通的资源优势。邹薇进一步解释,作为中部唯一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规划了光谷、车谷、滨江数创及环大学创新发展带,满足创新创业需求;作为商贸物流中心和航运中心,武汉拥有航空客货运“双枢纽”,高铁4小时通达全国80%城市,能有效促进人才、物资、资金等要素流动。她认为,随着土地投资价值日益凸显,武汉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目前全国土地市场整体热度分化明显,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是竞争重点,三、四线城市面临去库存压力。”潘世炳认为,武汉核心区优质地块的溢价成交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其后续走势值得期待。见习编辑:冯瀚莹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