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着力打造投资沃土,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提档升级。在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园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关切,围绕急难愁盼,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助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打破“隔墙供货”壁垒
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
位于安宁产业园区冶金—先进装备制造及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的安宁青龙机械厂,是一家具有30多年历史的本土企业,在非标件制造上拥有丰富经验和精湛工艺,但近年来受市场大环境影响,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安宁产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靠前服务,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困难,现场出谋划策,并围绕核心主导产业,全面梳理园区项目情况,根据关联企业上下游原材料和产品情况梳理产品供需情况,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精心组织召开冶金产业产品推介座谈会,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帮助青龙机械厂宣传非标产品,提升企业品牌和知名度。在园区的帮助下,目前,西南铜业异地搬迁项目、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和生产所需的非标产品原材料均来自青龙机械厂,这些都为企业就近采购原材料提供了极大便利,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为青龙机械厂拓宽了销售渠道,坚定了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也为园区内企业协同发展树立了典范。
安宁产业园区通过对园区落地项目全面摸底,建立“园区企业产品内循环图谱”,积极搭建企业供需“直通车”,促进园区内企业信息共享、加强协作,打破企业间“隔墙供货”壁垒,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园区先后组织开展“企业互访 链上同行”活动3次,组织冶金、绿色环保等产业链下游企业走进武昆股份、云南祥丰环保科技等链主企业深度交流、匹配供需、共同发展,助力园区冶金、磷化工等重点产业可持续发展。立足全省唯一、全国前列的石化产业链群,园区还成功帮助云天化石化以中石油云南石化生产的丙烯为原料,生产聚丙烯销售至园区友日久包装、恩惠塑业等多家塑料包装企业,用于生产编织袋等产品,“反哺”销售天安化工、祥丰集团等企业,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及石化与磷化产业的深度协作,初步在园区内构建起循环经济产业链。
延链补链强链
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云南易门产业园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园区提质增效发展的“1号工程”,聚焦有色稀贵金属、绿色建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4条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紧盯目标企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一把手”招商和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有力促进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项目落地,为园区经济注入新动力。
云南易门产业园区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坚持招商和稳商并重、稳存量和扩增量结合,大抓招商、大上项目,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园区立足“一主三辅”产业体系、链主企业、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精心编制招商引资“一图两库三清单”,并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实施“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园中园”招商、以商招商等多元化精准招商,一季度以来,园区共对接洽谈项目31家次,完成签约项目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协议投资总额8.85亿元,投资协议总额同比增长248.43%。
围绕做好招引“后半篇文章”,云南易门产业园区坚持把招商引资的落脚点放在项目落地开工和企业发展上,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点对点”“一对一”为企业提供从前期手续、招商调研、土地摘牌、规划建设、资金筹措、用地用能、招工用工、推介销售等“一条龙”指导协调服务,全力推进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实现招得准、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好、发展好。一季度,园区新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额5.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33%,实际利用外资139万美元。园区还坚持“筑巢引凤”,始终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项目招引落地的重要保障抓紧抓实,使园区水、电、气、路、环保等基础配套得到实质性提升,持续增强园区发展综合承载力。
当好“服务员”
以服务之“优”解企业之“忧”
近年来,云南富宁绿色铝产业园抢抓国家铝产业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云南神火链主企业优势,深入开展“深、联、帮”专项行动,带动一批关联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跟进转移,不断延伸绿色铝产业链,推动绿色铝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园区已引进涉铝项目21个,中下游铝精深加工项目16个106万吨,铝产业“原料—电解铝—铝材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全产业循环链初步形成。
绿色铝产业快速集群发展的背后是优质服务的强力支撑。
2023年,云南桂铝一期项目在富宁绿色铝产业园区建成投产,时隔一年二期项目上马。“项目前期面临施工和生产用电负荷不足的情况,园区和相关部门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积极协调供电所,为公司开通了10kV电力专线,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云南桂铝铝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进说,正是贴心周到的服务,坚定了云南桂铝投资二期的信心。秉持“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效率理念,云南桂铝二期挤压型材加工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同步推进的铝精深加工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我们的职责就是全力当好企业的‘服务员’,从协调解决各项目前期配套的水、电、气、路问题,到后期为企业办理各种证件手续,全力做到无微不至,能当天办理的绝不隔夜,当天办不了的会持续跟进,直到彻底把问题解决。”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杜万杰介绍,园区建立了每月“坐诊接诉”机制,推出年度10件惠企实事、“企业办事一张图”、“四张清单”、“项目审批口袋书”等机制办法,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一站式”暖心周到的服务,努力实现让客商“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2024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200.41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91.4%,实现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3.8%,在资源换产业的“撑竿跳”中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