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来源: 安徽省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7-04
浏览量:18
发布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罗文杉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5〕4号,简称《实施意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实施意见》相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先发地区先进经验,结合安徽实际,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的制定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落实国家部署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简称“两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2024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同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制定《实施意见》,是贯彻落实国家部署、推动我省两业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是增强发展动能 我省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发展提质增效,必须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制造+服务”“产品+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加快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实施意见》系统提出了融合路径,着力推动服务型制造深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质扩量,打造融合产业生态,培育安徽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是突出安徽特色 基于我省产业规划和发展现状,突出部分重点产业,明确具体融合路径,通过培育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打造制造服务一体化应用场景、建设服务型制造集聚区等举措,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两端协同发力,推动深度融合发展。 《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是探索两业融合路径 围绕我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提出推动制造业和科技服务、工业设计、平台服务、质量服务、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服务融合以及推动制造业企业发展衍生服务等7条融合具体路径。 二是拓展重点产业应用 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新材料、智能家居等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推动两业融合模式在基础较好的产业应用,向其他产业延伸推广。 三是优化两业融合生态 包括培育融合主体、打造应用场景、夯实数智基底、强化人才支撑、深化供需对接、建设服务型制造集聚区。充分发挥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统筹制造强省建设等资金、集聚各方力量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7年,培育超60家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打造100个左右制造服务一体化应用场景、建成15个左右省级服务型制造集聚区。 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协同联动,加快组织落实《实施意见》,推动我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延伸,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赋能制造,增强全产业链竞争力,为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件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网站使用帮助|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管理中心 联系我们皖ICP备05003657号 网站标识码:3400000001 皖公网安备 34000002000001号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互联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