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机器人减速器“智改数转网联”指南》发布,提供未来路线;21个重点项目、近60亿元投资,发力机器人产业下半场……日前,常州“百场千企”产业链融链强链对接活动——1028机器人专场开启城市与机器人的“同行之旅”。活动中,高光时刻频现、智能蓝海潮涌。
深度嵌入全球机器人产业链
常州,一座承载工业基因的城市,不断书写着产业传奇。从传统制造到智能装备崛起,当下的常州,正围绕“1028”产业体系建设,以“全链生态”突破边界。
40年前,常州以“工业明星城”闻名全国,锻造出雄厚的产业协作体系;如今,其工业门类覆盖国家41个大类中的37个、666个小类中的606个,成为全国制造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更以28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项中国工业大奖,稳居同类城市前列。
如今,常州依托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千亿级产业,以及先进碳材料、特钢材料、光伏、大飞机配套四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目前,常州已汇聚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4家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智能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首次写入全国两会报告,释放了重大政策信号。”常州市副市长徐军表示,常州将紧抓机遇,深度嵌入全球机器人产业链,推动区域产业能级跃升。
根据《常州市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常州将实现年产机器人整机10万台、产业总规模突破500亿元,全力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特色基地和集成应用高地。
技术破壁编制“龙城密码”
在常州,每平方公里土地都跃动着机器人产业的脉搏。
核心部件链动全球。安川机电的伺服电机、纳博特斯克的RV减速器占据全球市场高地;国茂精密传动补齐谐波减速机“关节”短板,机器人上游产业齐全。
精度革命重塑标准。节卡协作机器人以0.1毫米精度完成“中国天眼”运维,替代高危“蜘蛛人”;快克高精密锡焊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睿尔曼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凭借毫米级操作精度,跻身国际前列。
场景应用全域渗透。微亿智造的AI视觉质检系统提升工业品控效率;邦邦智能外骨骼机器人助力残障人士重获行动自由;三恒科技的矿井巡检机器人守护地下安全;钱璟康复的智能康复设备终结欧美20年技术垄断……常州机器人已渗透至工业、医疗、物流、救援等数十个领域。
科技破圈引领未来。博睿康的脑机接口技术让“意念操控机械臂”从科幻走进现实;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主导制定9项机器人国家标准,建成国内首个CMA和CNAS双认证工业机器人测试实验室。
对接活动现场,常州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科创中心正式启动,标志着常州将从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到生态构建等方面,加大对机器人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机器人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以技术破壁,实现技术突破与标准引领双轮驱动,常州正编织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图景。
“智见未来”描绘产业新蓝图
站在新起点,常州以“全链生态”为笔,勾勒出机器人产业的宏伟蓝图。1028机器人专场活动成为新的冲锋号,21个机器人领域重点项目签约,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等多个维度,总投资近60亿元。
《江苏省机器人减速器“智改数转网联”指南》的发布,为破解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难题提供技术路线,助力全省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当前,江苏正加快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聚力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和集成应用高地。”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李强表示,广大企业要把握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机遇,深耕江苏;常州要进一步做大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优势,在未来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场景赋新能,产业再攀高。常州发展机器人,从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温暖的守护者。孟腾智能的滚边系统将汽车缝隙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朗合医疗机器人于手术台上缔造生命奇迹;万全重工耐高温救援机器人以钢铁之躯筑起生命防线。从工业车间到民生领域,常州赋予机器人“生命温度”,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
每一个机器人应用场景,都让这种温度不断延伸。格力博实时动态定位系统和视觉技术,实现庭院优化新方案;纳恩博电子驱动,打开人类出行新方式;汤姆智能4.0工厂,重塑全球化学品包装无人操控“标杆”。
作为工信部协作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节卡机器人依托常州产业生态,11年间成长为全球协作机器人领军者。“未来,我们将以常州为圆心,打造数字化生产基地,引领全球柔性自动化升级浪潮。”节卡首席技术官许雄信心满满。
四十载工业淬炼,常州正以“全链生态”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核心部件到整机集成,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这座“工业明星城”以机器人之名,邀全球志合者共赴智造革命,在智能蓝海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