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党建红”与“科技蓝”融合谱发展新篇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次数:16

“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走访服务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研究开发费用、财务会计报告等申报要点不熟悉,担心材料审核不能通过。为此,我们立即关口前移成立了党员先锋队,组织财政、金融、税务等行业专家,上门对企业给予申报辅导。”日前,费县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了费县在科技政策入企方面的有关做法。

据悉,费县聚焦研发费用归集、企业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和企业成长性等方向,深度挖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潜力,提供“一对一”精准申报辅导服务,构建起“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型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已成功将力印智能设备等31家企业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费县坚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的工作思路。近年来,费县围绕思想强企、政策入企、人才兴企、科技助企“四维联动”讲好“科技故事”,促进科技工作量质齐升,通过岗位建功、党员攻关、先锋示范、党员入企,“四轮驱动”推动党建和科技同频共振、互促互进,实现了“党建红·科技蓝”的深度融合。

费县积极探索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路径,构建“党建+政策”双轮驱动模式,组建了一支懂政策、会沟通、善交流的惠企政策服务党员宣讲队伍,深入企业为员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解读、创新平台项目申报、科技创新价值转化咨询等服务,积极推动各项政策直接惠及企业。2024年以来,共开展科技指导125人次,印发《科技政策汇编》1000余份,通过科技创新券、人才飞地等政策工具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资金4489.14万元,为28家企业备案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25亿元。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围绕人才兴企,费县在招才引智、建言献策上下苦功。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现代制造业等产业,该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施重点人才队伍建设,深挖在外博士资源,扩大校企地合作领域,汇聚党员干部工作合力。2024年,落地国家级人才项目1个,引进外籍专家4人,入选泰山学者、省急需紧缺人才2名。同时,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民生实事,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与高校、企业党员同题共答,广泛听取各阶层党员意见建议,撰写调研报告20余篇,为企业发展谋划蓝图。

费县坚持发挥科技赋能企业的突出作用,推进与高校院所交流合作。围绕主导产业和战新产业发展实际,费县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加速产业、资源和院校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加快高校院所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应用。2024年,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8所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5项,有效利用高校院所技术人才优势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需求。

“我们还举办了科技合作对接活动20次,促成了迦南菌业—澳门晶视科技、南京工业大学—豆黄金食品、百沃生物—施可丰化工等单位间的有效合作。”费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合义表示,通过搭建企业与高端创新资源的合作交流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能。

(临沂日报)

热门政策